王昭君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广为流传的经典传说。她远嫁匈奴,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坚韧与智慧,也成为了文学作品中常被歌颂的主题。北宋诗人欧阳修曾以《明妃曲》为题,创作了两首诗来纪念这位历史上的传奇女子。
原文(其一)
明妃初出汉宫时,
泪湿春风鬓脚垂。
低徊顾影无颜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几曾有?
意态由来画不成,
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着尽汉宫衣。
寄声欲问塞南事,
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
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
译文(其一)
昭君刚离开汉宫的时候,
泪水沾湿了春风般的面庞,发丝低垂。
她低头回望自己的身影,觉得并无特别的姿色,
却依然让君王难以控制自己。
回来后她责怪那些绘制画像的人,
说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美丽的女子。
实际上,她的神韵是无法通过绘画表现出来的,
因此当时冤杀了毛延寿。
她深知此去将不再回来,
可怜的是她穿尽了汉宫中的华服。
想要派人向塞外询问那边的情况,
却只能看到每年飞来的鸿雁。
家人们在万里之外传递消息,
嘱咐她在遥远的毡城不要思念家乡。
你可曾见过阿娇被困在长门宫中?
人生中的失意并不会因为地域而有所不同。
这首诗通过对王昭君出塞前后境遇的描写,表达了对她的同情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慨。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无常、功名利禄如过眼云烟的看法。欧阳修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