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白洋潮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日暮斜阳,波光粼粼,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白洋潮退,水落石出,千帆竞渡,浪花飞溅。潮声如雷,惊涛拍岸,白洋潮涨,天地一色。
注释:
- 浩浩汤汤:形容水势浩大。
- 彭蠡:指鄱阳湖,这里泛指湖泊。
- 千帆竞渡:形容船只众多且快速行驶。
译文:
白洋潮水涌起时,波涛汹涌,看不到边际。傍晚夕阳西下,水面反射着粼粼波光,渔船在晚霞中歌唱,歌声回荡在湖泊岸边。当潮水退去后,水位下降,石头显露出来,无数船只争先恐后地航行,浪花四溅。潮水的声音如同雷鸣,巨浪拍打海岸,潮水上涨时,天地之间一片苍茫。
赏析:
张岱通过《白洋潮》描绘了潮汐变化带来的自然景象,不仅展示了大自然的雄伟壮观,也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百态的深刻感悟。文章以时间为序,从潮起至潮落,再到潮涨,层层递进,将动态的画面定格成永恒的艺术品。语言简洁而富有节奏感,尤其“潮声如雷”一句,既形象又传神,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澎湃的大海之中。此外,文中还融入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使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与哲理。
此篇作品不仅是张岱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国古代文人追求天人合一境界的最佳写照。它提醒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要学会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让这份壮丽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