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以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生活态度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常常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其中《归园田居》组诗便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以下为《归园田居五首》的原文及翻译: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翻译:
年轻时没有迎合世俗的性格,天性喜爱山林田园。
错误地陷入官场的罗网之中,一待就是三十年。
被困的鸟儿思念着旧日的树林,池中的鱼儿想念着故乡的深潭。
如今在南郊的荒野开垦土地,坚守朴素回归田园生活。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翻译:
乡村野外很少有人事纷扰,偏僻的小巷里少有车马喧嚣。
白天关上柴门,清静的屋子里远离尘世的烦扰。
有时在村落间往来,拨开草丛与邻居交谈。
彼此见面不谈琐碎之事,只说桑麻的生长情况。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翻译:
在南山下种植豆子,杂草茂盛而豆苗稀疏。
清晨起来清理田间的杂草,带着月亮扛着锄头回家。
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傍晚的露水打湿了我的衣服。
衣服被露水打湿并不可惜,只要不违背我的意愿就好。
其四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遥望南山色,悠然见白云。
心远地自偏,无车马喧。
翻译:
长久地困在官场的牢笼中,终于得以返回大自然的怀抱。
在南郊的荒野开垦土地,坚守朴实的生活回到田园。
远远地望着南山的颜色,悠闲地看到天空中的白云。
心境高远,即使身处闹市也觉得安静,没有车马的喧嚣。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翻译:
建造房屋居住在人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你问我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因为心境高远,即使身处闹市也觉得安静。
在东篱下采摘菊花,悠闲地看见南山。
这其中蕴含着真正的意义,想要分辨却已忘却如何表达。
陶渊明通过这组诗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离。他的诗作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情感世界,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激励后人珍惜自然、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