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知识,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讨论和教师引导等方式,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象征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诗歌中“街灯”、“明星”等意象所蕴含的意义;体会诗人借助想象构建的理想世界。
难点:理解诗歌背后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并结合自身实际思考如何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之间的平衡。
三、课前准备
教师需提前准备好相关资料如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介绍等内容;同时也可以搜集一些关于星空的照片或者视频作为辅助材料使用。
四、导入新课
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夜空景象的小短片来吸引学生注意力,然后提问:“同学们看到这样美丽的星空时会想到些什么?”从而自然过渡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天上的街市》。
五、讲授新课
1. 初读感知
-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准确、停顿合理。
- 教师带领全班齐声朗读一遍,纠正发音错误之处。
2. 细读品味
- 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如“远远的街灯明了”),思考其作用。
- 分析“街灯”、“明星”这两个核心意象分别代表什么?它们之间有何联系?
3. 探讨交流
- 小组合作探究:你觉得作者为什么要描写这样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这反映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 全班分享交流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认识。
4. 拓展延伸
- 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谈谈为什么会有如此美好的幻想?
- 联系现实生活,说说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六、布置作业
1. 背诵全文;
2. 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七、板书设计
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
街灯—明星—天上街市—牛郎织女
象征:美好生活、理想社会
以上就是本次课程的设计方案,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中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