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2023年《浪淘沙北戴河》阅读答案

2025-05-18 04:07:09

问题描述:

2023年《浪淘沙北戴河》阅读答案,这个坑怎么填啊?求大佬带带!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8 04:07:09

一、词作背景

1954年的夏天,新中国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关键时期。这一年,我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国家建设步入正轨。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毛泽东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来到北戴河休养。面对浩瀚的大海和壮丽的景色,他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浪淘沙·北戴河》。

二、词作内容分析

(一)上阕:自然景观的描绘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开篇即展现出一幅宏大的画面:暴雨倾盆而下,覆盖了整个幽燕大地;汹涌的白浪拍打着海岸线,秦皇岛外的渔船在风雨中穿梭。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还暗示着当时社会变革的巨大波澜。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意境。茫茫大海无边无际,渔舟隐没其中,让人感到一种孤独与迷茫。这或许反映了作者对于未来道路的思索以及对未知命运的担忧。

(二)下阕:历史与现实的交织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由眼前的景象联想到古代英雄曹操的故事。曹操曾在碣石山留下著名的诗篇《观沧海》,表达了自己统一中原的雄心壮志。通过这一典故,毛泽东巧妙地将个人情感融入到历史长河之中,既是对前人的敬仰,也是对自己肩负重任的激励。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最后两句点明主题。尽管季节变换,但萧瑟秋风依旧吹拂着这片土地。然而,如今的人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崭新的时代。这两句词饱含哲理,寓意深远,既是对过去岁月的感慨,更是对未来发展的信心。

三、艺术特色

1. 情景交融:全词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完美结合,通过对大海、渔船等具体事物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2. 对比手法:通过古今对比,突出了时代变迁所带来的巨大进步,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 语言凝练:整首词用词精炼准确,意象鲜明生动,充分体现了古典诗词的魅力。

四、总结

《浪淘沙·北戴河》是一首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佳作。它以优美的文字再现了北戴河迷人的风光,同时借助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注与思考。这首词不仅是毛泽东个人文学成就的重要体现,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提醒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更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发展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