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原文欣赏:
《鹭鸶》
唐·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低。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桃花落满溪。
二、阅读理解训练题:
1. 请简要分析诗中“雪衣雪发青玉嘴”一句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2. “群捕鱼儿溪影低”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诗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4. 最后一句“一树桃花落满溪”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5. 这首诗整体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说明。
三、参考答案:
1. “雪衣雪发青玉嘴”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鹭鸶洁白的羽毛比作雪,突出其纯洁高雅的外形特征,同时也赋予其灵动的生命气息,为下文描写其捕食和飞翔的画面奠定了基础。
2. “群捕鱼儿溪影低” 描绘了一群白鹭在溪水中低头觅食的情景,画面宁静而生动,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生机。诗人通过这一场景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中,“惊飞”是动作描写,“远映碧山”则是视觉上的延展,采用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同时,“碧山”也具有象征意义,暗示着白鹭飞向远方、远离尘嚣的意境,增强了画面的深远感和诗意。
4. “一树桃花落满溪” 是全诗的收尾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以柔美的桃花飘落溪中的景象,渲染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与前文白鹭的灵动形成对比,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和画面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5. 全诗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优美的意境。通过对白鹭姿态、动作以及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幅和谐、灵动的山水画卷,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
四、拓展思考:
杜牧虽以咏史抒怀著称,但他的写景诗也极具艺术感染力。这首《鹭鸶》虽篇幅短小,却以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色彩鲜明的自然图景。你认为这首诗是否体现了杜牧诗歌风格中的某种特点?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