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杜牧《鹭鸶》阅读训练及答案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杜牧《鹭鸶》阅读训练及答案,时间来不及了,求直接说重点!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27 16:30:11

一、原文欣赏:

《鹭鸶》

唐·杜牧

雪衣雪发青玉嘴,

群捕鱼儿溪影低。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一树桃花落满溪。

二、阅读理解训练题:

1. 请简要分析诗中“雪衣雪发青玉嘴”一句的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2. “群捕鱼儿溪影低”一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 诗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4. 最后一句“一树桃花落满溪”在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请结合全诗内容进行分析。

5. 这首诗整体营造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请简要说明。

三、参考答案:

1. “雪衣雪发青玉嘴” 运用了比喻和拟人手法,将鹭鸶洁白的羽毛比作雪,突出其纯洁高雅的外形特征,同时也赋予其灵动的生命气息,为下文描写其捕食和飞翔的画面奠定了基础。

2. “群捕鱼儿溪影低” 描绘了一群白鹭在溪水中低头觅食的情景,画面宁静而生动,表现出自然的和谐与生机。诗人通过这一场景传达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 “惊飞远映碧山去” 中,“惊飞”是动作描写,“远映碧山”则是视觉上的延展,采用了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手法。同时,“碧山”也具有象征意义,暗示着白鹭飞向远方、远离尘嚣的意境,增强了画面的深远感和诗意。

4. “一树桃花落满溪” 是全诗的收尾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以柔美的桃花飘落溪中的景象,渲染出一种静谧、优美的氛围,与前文白鹭的灵动形成对比,使整首诗更具层次感和画面感,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

5. 全诗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优美的意境。通过对白鹭姿态、动作以及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幅和谐、灵动的山水画卷,体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向往。

四、拓展思考:

杜牧虽以咏史抒怀著称,但他的写景诗也极具艺术感染力。这首《鹭鸶》虽篇幅短小,却以精炼的语言描绘出一幅动静结合、色彩鲜明的自然图景。你认为这首诗是否体现了杜牧诗歌风格中的某种特点?为什么?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