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首词,收录于其词集之中。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超脱。
原文:
>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 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
夜来风叶满阶黄,翻忆旧时模样。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
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译文:
世间的一切,就像一场大梦,人生又能经历多少次清凉的秋天?
夜里风吹落叶铺满台阶,让我回想起往日的模样。
酒价低廉,常常让人担忧宾客稀少;
月光明亮,却常被乌云遮挡。
中秋佳节,谁能与我一同欣赏这孤寂的月光?
举杯独饮,心中凄凉,向北遥望。
赏析:
这首词写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此时的他心境复杂,既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也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整首词以“世事一场大梦”开篇,奠定了全词苍凉、空灵的基调,仿佛在感叹人生的虚幻与短暂。
“人生几度新凉”,表面上是写秋天的凉意,实则暗喻人生的冷暖变化。接着,“夜来风叶满阶黄”,描绘出秋夜的萧瑟景象,也象征着岁月的流逝与人事的变迁。而“翻忆旧时模样”,则透露出词人对过往的怀念与追思。
下阕中,“酒贱常愁客少”一句,既是对现实生活的写照,也隐含着仕途失意、知己难寻的苦闷。“月明多被云妨”则借自然现象比喻人生中的阻碍与不顺,表达出一种无奈与愤懑。
最后两句“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将情感推向高潮。中秋本应是团圆之时,但词人却独自一人,面对孤月,举杯自慰,内心充满凄凉。这种孤独感不仅源于环境,更源于内心的失落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充分体现了苏轼词作中“豪放中有婉约,沉郁中见旷达”的艺术风格。
结语: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不仅是苏轼对自身遭遇的抒怀,更是他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它让我们看到一位文人在逆境中的坚持与豁达,也提醒我们珍惜当下,淡看浮华,静观人生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