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孔孟论学》原文及译文

更新时间:发布时间:

问题描述:

《孔孟论学》原文及译文,真的急需答案,求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2 14:21:44

《孔孟论学》原文及译文】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孔子与孟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两位核心人物,他们的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对后世的文化、教育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论学”是他们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他们对学习、修身、治国等多方面的深刻见解。

以下便是《孔孟论学》的原文与译文,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经典篇章的思想内涵。

一、《论语》选段

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时常温习,难道不是一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难道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不也是君子的表现吗?”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立志求学,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不再困惑,五十岁懂得天命,六十岁能听进各种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而不越规矩。”

二、《孟子》选段

原文: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尽心上》

译文:

孟子说:“君子有三种快乐,但称王天下并不包括在这三种快乐之中。父母都健在,兄弟平安无事,这是第一种快乐;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这是第二种快乐;得到天下的优秀人才并加以教育,这是第三种快乐。”

原文: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译文:

孟子说:“鱼是我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鱼而选择熊掌。生命是我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我就舍弃生命而选择道义。”

三、结语

《孔孟论学》不仅是古代学者对学习方式和人生目标的探讨,更是对理想人格和道德修养的深刻阐述。孔子强调“学”的重要性,以及通过不断学习达到内心平和与自我完善;孟子则更注重道德的选择与人生的抉择,倡导“义”高于“生”的精神境界。

这些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品德的培养与人格的提升。通过阅读和理解《孔孟论学》,我们不仅能领略古人的智慧,也能从中汲取力量,指导自己的学习与生活。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