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古诗三首第一课时《从军行》】在语文课程中,古诗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所选的《从军行》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代表作之一,属于“古诗三首”中的第一篇,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这首诗,感受边塞将士的豪情壮志与戍边生活的艰苦。
《从军行》全诗如下: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象和将士们坚定的战斗意志。诗中,“青海长云暗雪山”描绘了边疆的辽阔与荒凉,而“孤城遥望玉门关”则表现出将士们远离家乡、坚守边防的情景。后两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更是将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与誓死守卫国家的决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会诗人的情感,并结合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同时,可以通过朗读、背诵、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此外,还可以结合现代多媒体技术,如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或边塞风光图片,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感染力。通过多角度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不仅掌握诗歌的内容,还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总之,《从军行》作为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边塞诗,不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坚韧精神的良好素材。教师应以生动活泼的方式开展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古诗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