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国文老师文章】在我求学的岁月里,遇到过许多老师,但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那位教我们国文的老师。他不是最年轻的,也不是最博学的,但他却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让我对语文产生了深深的热爱。
他的名字叫李老师,个子不高,总是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第一次见到他时,我对他并没有太多好感,因为他的讲课方式看起来有些古板,甚至有点枯燥。那时候的我,觉得语文就是背课文、写作文,没什么意思。可后来,我渐渐发现,李老师的课堂并不像表面那样单调。
他从不照本宣科,而是喜欢用一些生动的故事来引导我们理解课文。比如讲《岳阳楼记》时,他不是直接让我们背诵,而是先讲范仲淹的生平,讲他在仕途上的起伏,讲他如何在逆境中坚持理想。他说:“文字背后有情感,有思想,只有真正理解了作者的心境,才能写出好文章。”这句话,让我第一次意识到,语文不仅仅是考试科目,它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工具。
有一次,他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我的梦想”。我随便写了几句应付了事,结果被他当众读了出来,并没有批评我,而是说:“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你的文章读起来这么空洞?因为你没有投入真实的情感。”那天之后,我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写作,也开始试着去观察生活,去感受身边的人和事。
李老师还特别注重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他经常让我们在课上朗读课文,要求我们不仅要读出声音,还要读出感情。他常说:“说话要有节奏,写作要有灵魂。”在他的影响下,我逐渐学会了如何用更准确、更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虽然我已经毕业多年,但每当翻开以前的作文本,看到那些曾经被李老师批改过的字迹,心里总会涌起一股温暖。他不仅教会了我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他让我明白了文字的力量,也让我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这个世界。
如今,每当我拿起笔写作时,耳边似乎还能听到李老师的声音:“不要怕写不好,只要真诚,就一定能打动人心。”这或许就是一位好老师留给学生的最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