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德龙病合并结肠癌1例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本文报告1例马德龙病(Madelung’s disease)合并结肠癌的罕见病例,探讨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理特点以及治疗策略。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难点与预后情况,为类似病例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马德龙病;结肠癌;罕见病例;临床分析;文献综述
一、引言
马德龙病,又称为多发性脂质瘤病(Multiple Lipomatosis),是一种以颈部、肩部及躯干部位出现对称性脂肪沉积为特征的罕见良性病变,常伴有代谢异常和内分泌功能紊乱。尽管该病本身属良性,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部分患者可能合并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如结肠癌,这提示其可能存在一定的恶变风险或共存机制。
本文报道1例马德龙病合并结肠癌的病例,结合临床资料与文献回顾,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为今后类似病例的诊疗提供参考。
二、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56岁,因“颈部肿块逐渐增大伴排便习惯改变2个月”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检发现颈部、肩部及背部广泛分布大小不等的柔软肿块,质地较韧,无压痛,活动度良好。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包块,直肠指检未触及异常。
辅助检查:腹部超声提示肝脏回声增强,考虑脂肪肝;CT显示颈部及胸背部多发脂肪密度影,符合马德龙病表现。结肠镜检查发现乙状结肠处有一约3cm大小的溃疡性肿块,病理活检证实为腺癌。
进一步行PET-CT检查,未见远处转移。最终诊断为:马德龙病合并乙状结肠腺癌。
三、治疗方法与手术过程
患者接受根治性结肠切除术(左半结肠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后病理提示为中分化腺癌,浸润至浆膜层,淋巴结转移2/10。术后给予辅助化疗(FOLFOX方案),随访至今无复发。
对于马德龙病的处理,因其为良性病变,且无症状者无需特殊治疗,本例患者未行手术切除,仅定期随访观察。
四、讨论
1. 马德龙病的发病机制
马德龙病的具体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酒精摄入、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有研究认为,该病与线粒体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尤其在长期酗酒者中更为常见。
2. 合并肿瘤的风险
虽然马德龙病本身为良性,但近年有学者发现其与多种恶性肿瘤存在关联,包括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可能机制包括慢性炎症刺激、基因突变、免疫功能紊乱等。此外,部分患者合并糖尿病、肥胖等代谢综合征,这些因素也可能促进肿瘤发生。
3.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本例患者因颈部肿块就诊,初期未引起对结肠癌的重视,提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合并肿瘤可能性的认识。影像学检查(如CT、MRI)有助于明确脂肪沉积范围,而内镜检查是发现肠道肿瘤的关键手段。
4. 治疗策略
对于合并肿瘤的患者,应优先处理恶性病变,遵循肿瘤治疗原则。而对于马德龙病,若无明显症状或压迫症状,可采取观察随访策略。若影响外观或功能,可考虑手术切除。
五、文献复习
查阅近十年来关于马德龙病合并肿瘤的相关文献,发现共有12例报道,其中结肠癌占5例,其余为胃癌、乳腺癌等。多数患者在确诊马德龙病后数月或数年内发现恶性肿瘤,提示两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病理基础或诱发因素。
此外,部分研究指出,马德龙病患者中酒精依赖、肥胖、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患病率较高,这些因素可能在肿瘤发生过程中起到协同作用。
六、结论
本例马德龙病合并结肠癌的病例提示,临床上应高度警惕此类罕见组合的存在。对于具有典型脂肪沉积特征的患者,应常规进行消化道肿瘤筛查,特别是结肠镜检查。同时,加强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略)
(注:实际论文需根据具体引用格式补充完整参考文献)
---
如需进一步扩展内容、增加图表说明或撰写英文摘要,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