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重点名词解释】在医学学习过程中,药理学是基础且重要的学科之一。它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涵盖药物的作用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内容。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药理知识,以下是一些药理学中常见的重点名词解释,便于理解与记忆。
1. 药物(Drug)
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的化学物质。药物可以来源于天然产物、合成化合物或生物制品。
2. 药理作用(Pharmacological Action)
指药物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效应,包括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根据作用部位可分为全身作用和局部作用。
3. 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
研究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即药物如何被机体处理。通常用“ADME”概括: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排泄(Excretion)。
4. 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
研究药物如何与机体细胞受体结合,产生药理效应的机制,包括药物的作用靶点、剂量-效应关系等。
5.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指药物的半数致死量(LD₅₀)与半数有效量(ED₅₀)的比值,用于衡量药物的安全性。TI越大,说明药物越安全。
6. 首过效应(First-Pass Effect)
指某些药物在口服后经肝脏代谢,导致进入全身循环的药量减少的现象。常见于脂溶性高、易被肝代谢的药物。
7. 受体(Receptor)
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特定蛋白质,能与药物结合并引发相应的生理反应。根据类型可分为离子通道型、G蛋白偶联型、酶联型等。
8. 激动剂(Agonist)
指能与受体结合并激活受体,产生生物效应的药物。如肾上腺素是β受体激动剂。
9. 拮抗剂(Antagonist)
指与受体结合但不激活受体,反而阻断受体活性的药物。如普萘洛尔可阻断β受体。
10. 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
指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后,机体对药物产生适应性改变,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表现为身体或心理上的依赖。
11. 药物相互作用(Drug Interaction)
指两种或多种药物同时使用时,由于药动学或药效学的相互影响,导致药效增强或减弱,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12. 副作用(Side Effect)
指在治疗剂量下,药物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轻微不良反应。一般较轻,多数可自行缓解。
13. 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
指药物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时,对机体产生的有害反应,可能造成组织损伤或器官功能障碍。
14. 量效关系(Dose-Effect Relationship)
指药物剂量与药理效应之间的关系,通常呈S形曲线,反映药物的疗效与剂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15. 药物半衰期(Half-Life)
指药物在血浆中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用于评估药物在体内的消除速度和给药间隔。
以上是药理学中一些核心概念的简要解释,有助于初学者建立系统的知识框架。掌握这些基本术语,不仅有助于考试复习,也为今后深入学习药理学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