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遇其二张九龄】夜静风轻,月色如水,独坐庭前,心绪难平。张九龄的《感遇其二》,虽寥寥数语,却道尽人生百味,令人感慨万千。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此句看似写草木之志,实则寄托了诗人对高洁人格的追求。草木不因世人赏识而生,亦不因无人问津而枯。它们自有一份清高与孤傲,正如君子立身处世,不为名利所动,只求内心清明。
张九龄身处盛唐,虽才华横溢,却屡遭贬谪。他的一生,是才情与命运交织的缩影。在这首诗中,他借草木自喻,表达自己不愿随波逐流、屈从权贵的心志。他的孤独,并非无依无靠,而是选择了一条更为艰难却更显高贵的道路。
“幽人归独卧,梦见一何多。”梦,是心灵的寄托,也是现实的逃避。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理想,只能在梦中寻求慰藉。张九龄或许也曾有过对功名的渴望,但最终,他选择了坚守本心,不为外物所动。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没有激昂的情绪,却深沉有力。它像一股清泉,缓缓流入人心,让人在喧嚣尘世中,找到一丝宁静与自省。
读张九龄的《感遇其二》,不仅是在读一首诗,更是在读一个人的品格与坚持。在浮躁的时代里,我们更需要这样的精神力量,去守护内心的纯净与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