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性研究报告排版格式规范-2019.8.19】在进行项目前期论证与决策过程中,可行性研究报告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文档。它不仅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因此,一份结构清晰、内容严谨、格式统一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各类可行性研究报告在撰写和提交时具备统一的标准,提升报告的专业性与可读性,特制定本排版格式规范。该规范适用于各类工程项目、技术开发、市场拓展等类型的可行性研究工作,旨在提高文档质量,便于信息传递与后续管理。
一、整体结构要求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封面页
封面应包含以下信息:
- 报告标题(如“可行性研究报告”)
- 项目名称
- 编制单位
- 编制日期
- 项目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2. 目录页
目录应列出各章节及附录的标题、页码,采用自动生成方式以保证准确性。
3. 摘要/概述
简要说明项目背景、研究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一般控制在500字以内。
4. 正文部分
正文是报告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章节:
-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 市场分析与需求预测
- 技术方案与实施路径
- 资源配置与建设条件
- 环境影响评估
- 经济效益分析
- 风险分析与应对措施
- 结论与建议
5. 附录
包括图表、数据来源、参考文献、专家意见等补充材料。
6. 致谢与备注
可选部分,用于表达对参与人员或机构的感谢。
二、排版与格式规范
1. 字体与字号
- 黑体,三号或小三号
- 宋体或仿宋,小四号
- 表格与图注:宋体,五号
2. 段落与行距
- 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 行距设置为1.5倍
- 段间距:段前0.5行,段后0.5行
3. 页面设置
- 纸张大小:A4
- 页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3.17cm,右3.17cm
- 页眉页脚:页眉注明“可行性研究报告”,页脚注明页码
4. 编号与层次
- 使用数字编号(如1、1.1、1.1.1)表示章节层级
- 图表需有编号与标题,例如“图1-1 项目流程示意图”
5. 图表与公式
- 图表应清晰、标注完整,图表标题置于图下方或表上方
- 公式使用公式编辑器编写,居中排列
三、语言与表述要求
1. 语言风格
- 采用正式、客观、简洁的语言
- 避免主观臆断和情绪化表达
- 数据引用需注明来源,确保准确性
2. 专业术语
- 使用行业通用术语,避免模糊不清的描述
- 对于专业名词首次出现时应加注释或定义
3. 逻辑结构
- 各部分内容之间应有明确的逻辑衔接
- 分析过程应层层递进,结论应基于充分的数据支持
四、其他注意事项
- 所有文字内容应经过校对,确保无错别字、语法错误。
- 图表、数据、引用资料应真实可靠,来源清晰。
- 若涉及敏感信息,应按相关规定进行脱敏处理。
- 报告最终版本应保存为PDF格式,确保格式不变。
五、结语
规范的排版不仅是对工作的尊重,更是提升报告专业性的关键。通过遵循本规范,可以有效提高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质量与可读性,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实的基础。希望各单位在实际操作中认真执行,共同推动可行性研究工作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发展。
---
发布单位:XXX研究院
发布日期:2019年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