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还能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其中,《唐诗五首》作为八年级语文上册的重要内容,收录了五位唐代诗人不同风格的代表作品,涵盖了山水、田园、思乡、抒怀等多种主题。
本文将对《唐诗五首》中的五首经典诗歌进行原文展示与逐句翻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内涵与艺术特色。
一、《野望》——王绩
原文: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翻译:
傍晚时分站在东边的高地上远望,心中无所依托,徘徊不定。
每棵树都染上了秋天的颜色,每一座山都映照着夕阳的余晖。
放牧的人赶着小牛归来,打猎的人带着猎物返回。
彼此相见却互不相识,只能长声吟诵,怀念那隐居采薇的古人。
二、《黄鹤楼》——崔颢
原文: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翻译:
昔日的仙人已经骑着黄鹤飞走,这里只剩下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只有白云千年依旧飘荡。
阳光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的花草茂盛繁密。
黄昏时分,故乡在哪里呢?江面上的烟雾让人感到忧愁。
三、《使至塞上》——王维
原文: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翻译:
我独自一人前往边塞慰问,经过了属国居延。
像飘飞的蓬草一样离开汉地,像北归的大雁飞入胡地。
广阔的大漠中,一缕孤烟笔直上升;长长的黄河上,落日显得格外圆满。
在萧关遇到了巡逻的骑兵,得知都护已经到达燕然山。
四、《渡荆门送别》——李白
原文: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翻译:
我乘船远渡荆门,来到楚地游览。
山峦随着平坦的原野逐渐消失,江水流入广阔的荒原。
明月倒映在江水中,如同飞天的镜子;云彩升起,仿佛海上楼阁。
我依然喜爱故乡的江水,它陪伴我远行,送我踏上万里旅程。
五、《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原文: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翻译:
在孤山寺北面的贾公亭西边,湖面刚刚涨起,云层低垂。
几处早来的黄莺在向阳的树枝上争鸣,谁家的新燕正衔着春泥筑巢。
杂乱的花朵渐渐让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够遮住马蹄。
最喜爱的是湖东一带的景色,走不够,绿柳成荫,白沙堤旁美景如画。
通过这五首唐诗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唐代诗人丰富的感情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还能体会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深刻结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用心品味诗句的意境,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